原文作者 :李佐军 发布时间 :2015-09-01
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需求边“三驾马车”(出口 、投资和消费)和供给边“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 ,以及要素低成本和政策刺激等。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创新则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源泉 ,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门。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推进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 ,另一方面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
创新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通过技术或工艺创新 ,企业可以实现对价格相对昂贵的稀缺生产要素的替代,这样不仅能降低投入品的价格 ,有时甚至能打破资源的瓶颈约束 ,扩大生产能力,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 。其次 ,创新能够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创新一方面可以增加产品的品种,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而且通过创新还可以改善企业产品的品质 ,如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增加产品的效用和功能,从而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使顾客得到更多的实惠 。
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 、管理创新 、市场创新 、产品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培养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
第一,提高创新意识。明确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企业的管理层要达成共识 ,把创新放在关系企业生死存亡、发展壮大的高度来推动企业创新活动 ,而且要通过宣传 、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创新的认知水平 ,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
第二,制定创新战略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有长远的规划 。通过制定创新战略,明确创新的目标 ,认清企业所拥有的优势与不足,把握企业面临的机遇,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 ,适时推动企业创新活动,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 ,提高创新的效率 。
第三 ,建立创新机制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创新机制来提供保证。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创新的投入机制 、创新项目的实施机制 、内外部的交流沟通机制 、组织学习机制 、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等。
第四,培养创新文化。要在企业内部逐步培养鼓励创新 、崇尚创新的文化 。要鼓励员工勇于探索和试验 ,对创新失败采取宽容和积极的态度 。要重视员工看似不合实际的想法,大力支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活动 。在注重内部全员参与的同时 ,要加强企业与外部的沟通联系 ,使企业发展始终保持一个动态 、开放的姿态,随时准备接受新鲜事物。
第五 ,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 。国家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人才 。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不拘一格,善于打破企业和区划界限 ,采取不同形式 ,尽量做到能人为我所用 ,在引进“外脑”的同时 ,要不断培养企业内部的创新人才 。要善于发现人才 、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 ,在激发他们创造性的同时 ,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
第六 ,增加创新的投入 。由于创新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风险高 ,短期内投资回报率低,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 ,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只有不断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 ,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本文章摘自9月1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