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03-25 原文作者:方 烨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22日举行了“混合所有制与国企改革”分论坛 ,多位知名企业家就如何看待混合所有制的出现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面临的难点,以及与之相伴的国有企业改革等热点话题阐述了各自观点。
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董事长汉斯-保罗·博克纳:对国企要有清晰界定
不只是中国 ,其它国家和经济体同样也存在垄断 ,存在公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如果缺乏竞争,效率就低 ,劳动生产力也低 ,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所以,我发言的重点是谈如何促进竞争,提升效率和劳动生产力 。
波士顿咨询集团专门成立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在与中国的发展研究基金合作研究中发现,过去10年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的改革,宏观层面上是重新定义的 ,微观层面上则致力于提升效率和竞争力 。这些工作已经取得多方面成效 ,比如民营资本可以对国企股权投资 ,进行并购,出现很多混合所有制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在很多国企建立起来 。
但是 ,在加强企业治理和改善企业管理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正阻碍着中国国企进入下一阶段改革 。在垄断性行业和缺乏竞争的行业,国企有很重要的份额 。同时 ,对于它们的责任却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垄断地位使国企没有改善提高效率的动力 ,更加依赖行政垄断 ,希望通过政府优惠政策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
对国企改革 ,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对国企要有清晰的界定,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国家所有制 ,什么情况下使用混合所有制 。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需要充分竞争的领域 ,包括垄断性行业 ,都需要一个清晰的界定。在欧洲 ,对一些战略性行业 ,是不允许外资收购的 。但是 ,哪些属于战略性行业需要有清晰的界定 ,不能把战略性行业定义得过于宽泛 。
第二 、政府和企业脱钩,改变管理架构。中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企管理平台 ,比如国资委 ,但从长远看应该把国资委职责进行调整 ,只负责监管 ,防止其过度涉足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就管理模式而言 ,要建立各种管理委员会,以便政府对国家控股的管理负责 ,同时对企业整体监管。企业本身的日常管理要遵循市场规律,保证充分的竞争 ,让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最后一点 ,要改善外部环境 ,包括在立法方面和企业治理方面 ,以保证对公对私一视同仁 ,保护所有的利益方,而不仅仅是保护股东 。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桥 :混合所有制面临的难点
混合所有制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做一些思考 。第一 ,谁发展混合所有制。公加私模式有利于弥补双方的短版,又能够发挥各自所长 ,也能够优势互补 。无论是个体、私人、外资,甚至还有产业投资基金,都可以作为混合所有制合作的可选对象。具体操作中我们比较倾向有市场 、有技术 、有上下游观念的战略合作伙伴 ,特别是有长期的利益交集 ,这种合作伙伴更可持续 。在选择与国有企业合作的同时 ,也会考虑国有企业资产质量的好坏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企业的包袱是否沉重 ,市场资源能否得到整合等等。
第二个问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些难点 。首先是持股的比例问题 ,如果在混合过程中国企一股独大 ,民企只是形式化、象征性的参股,不仅不能激活国企的经营机制,反而会因为民企参与 ,导致参与的权利股权降低,影响混合所有制的发展 。其次,不同经济程度的企业文化如何融合的问题。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合作过程中 ,文化的碰撞是必然的 。如果文化融合不到位 ,反而会产生分歧、矛盾、不协调,甚至分道扬镳 。最后 ,融资难易程度和融资成本的差异 。总体上国企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低于民企,这使原本在体量和实力上不占优势的民企 ,在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时更加处于劣势的地位。
第三,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我想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是要建立明确的进入机制,确定非公有经济可以进入的范围。二是要本着协约精神 ,建立明确的风险公担的机制 ,要充分保障非公有投资的话语权。三是要建立明确的退出机制 ,让投资者可进可退 ,在规则之下资本可以自由进退 。四是建立完善和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 ,从资本的属性角度思考现代企业管理 。五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去行政化,进一步政企分家 ,还国有企业真正的企业身份。六是要加快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为各种经济成分营造公平合理的投融资环境 。七是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统一的体系建设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善,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八是要建立产权人格化的激励机制 。
瑞典银瑞达公司董事长雅各布·瓦伦堡:建立一个竞争性市场
国企改革对中国建立一个竞争性市 。迪挚沙中梅⒄怪凉刂匾 。正如中国领导人所提 ,国企改革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少公平竞争,这已经:Φ街泄木梅⒄。另外 ,一些国企效率低下 ,也影响中国政府建立一个外国投资者有信心的市场。
中国需要实现平衡,一方面 ,要在国企范围之外开展经济工作 ;另一方面,国企同样也需要追寻透明的企业治理。因为私营机构要去投资的话 ,首先要看这个投资对象是否遵循市场规则。
北欧航空 ,上市的同时 ,也是一个混合所有制企业,由挪威 、瑞典和丹麦政府共同控股50%,另外50%由私人持有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虽然政府持股比例很高 ,但是它在问责性和开放等方面保持了很高的透明度。北欧航空是一个上市公司 ,同时要遵循政府相关的规则 。中国也需要去协调政府和私营投资者之间的利益 ,如果解决不好的话就无法实现保持竞争力这一长期目标。
中国领导人提出了非:甏蟮母母锬勘辏恢痹谔剿魅绾味怨衅笠到懈母,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在此,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 ,规模大并不意味着企业成功。第二,要尊重所有的利益有关方 ,包括政府、社会,还有资本市场 。第三 ,要采用现代的治理方法 ,注重提高透明度。第四 ,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鼓励自由竞争。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 :混合所有制是大势所趋
我今天谈三个方面 。第一,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大趋势大环境下 ,国有企业唯一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就是走混合所有制 。钢铁业是中国最接近世界水平的一个行业 ,1978年中国生产了不到3000万吨钢,去年是7.8亿吨 ;前年0.04%的销售利润率 ,去年涨了,也才0.5% 。从未来的发展看 ,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 ,钢铁作为基础原材料 ,任重而道远 。从发达国家,美国 、欧洲 、日本的情况看,这不是一个夕阳行业 。我想,市场今后发挥配置资源作用一定是通过竞争优胜劣汰 ,如果工业化告一段落不需要这么多钢 ,钢铁业谁生存?作为充分竞争的行业 ,混合所有制是唯一的方向。
第二 ,混合所有制并不是为了混合而混合,而是为了让国企在改革当中增强竞争力和活力 。我们一直在思考 ,作为宝钢,下一步实际改革中 ,有哪些难题。首先 ,资产体量大 ,宝钢有500亿元的总资产 ,300亿元的净资产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哪里着手,应该把有限公司变成股份公司 。那么,是不是应该把股票,把国有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划一部分给社保体系 ,毕竟国有企业是要满足全民的。
第三 ,从国际上看 ,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过程很漫长 ,难度很大 ,要处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无效资产的处置问题,国有企业职工问题 。你要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如何使员工在改革中不失掉作为劳动者的体面。其次 ,为什么混合所有制外资和民营经济要进国有企业,这里要双赢 。如果不双赢 ,这些资本进来干什么。今天的改革不存在谁要控制谁的问题,而是应该建立透明 、公正 、法制的竞争环境 ,而且一定要把公司治理结构夯实 ,让不管谁的资本都可进可退。再次 ,国企从计划经济走过来 ,承担了很多当年历史遗留的包袱 ,这部分本次改革一定要处理好,否则大量国企会倒闭 ,大量工人会失业 。最后是技术问题 ,估值的难度 。这一块是我们感觉下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面对的难题,如果不突破,混合所有制发展要取得成功就是一句空话 。
(本文章摘自3月25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