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13 原文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钟宏武
国企当为社会责任“领先者”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 ,国企具有制度优势,但如何更好地满足时代变化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还需要主管部门、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
国有企业作为公有经济的主体,长期肩负改革发展的重任,对国计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国有企业努力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战略与日常经营相结合 ,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推动各项实践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2009年开始每年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显示 ,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已经连续4年领先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
当然,从社会对于国企的期望与要求而言,国企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仍然存在短板。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主管部门 、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
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成效显著
首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03---2011年,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净利润 、上缴税金年均分别增长17.6% 、25.2%和19.4% ,远高于同期中国经济增速。2003---2011年,国有企业累计上缴税金17.1万亿元 ,2011年上缴税收占到全国税收总额的38.4%,为全社会创造了财富 。
其次 ,为国计民生作出重大贡献 。作为中国经济基石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在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时充分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有力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在神舟飞天 、“辽宁舰”航母平台、深海钻井平台、高速动车 、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一大批先进技术和民生项目上 ,国有企业捷报频传。
再者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2012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价)比上年下降4.2% ,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下降7.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下降7.3%,降幅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为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其中南方电网的一个项目使企业的主要耗能设备——注塑机节能率达到55%。中国华电在乌江 、金沙江水电开发中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工作 ,对流岩原鲤 、白甲鱼等珍稀鱼类实施了增殖放流保护项目 ,保护了水生野生动物 。
四是积极吸纳就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在金融危机中,中央企业面临收入、利润双下降的局面,坚持“减薪不裁员、歇岗不失业”,稳定就业岗位 ,还吸纳大学毕业生20万人 ,起到了就业“稳定器”的作用 。中国中铁在全公司推行了农民工与职工同学习、同劳动 、同管理 、同生活 、同报酬的“五同”管理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
五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积极参与扶贫助教 、慈善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 。在芦山地震灾区,保电 、保油 、保通信 、保交通 ,抢险救人 、运送物资、安置灾民 、灾后重建……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国企”的身影。在防治非典 ,抗击冰雪灾害,汶川 、玉树地震,利比亚撤侨等急难险重的时刻,国有企业都发挥了“顶梁柱”作用 。
六是在“走出去”过程中模范履行社会责任 ,遵守所在国法律,尊重当地习俗,保护环境 ,维护当地员工权益 ,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树立了负责任的良好形象 。中化集团在关闭美国农化公司后,积极履行环保责任 ,认真处理关闭后的每一项环保工作 ,处理并排放了约800万立方米的工艺废水 ,完成了大部分厂区的拆除 、清理,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和环保事故,并向当地作出了50年环保监测的庄重承诺,得到了当地政府 、居民和社会团体的高度评价。
最后,在国家和人民急需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顾全大局 ,勇挑重担 。在北京奥运会 、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 、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 ,国有企业均作出了突出贡献。
国企社会责任管理水平领先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项涉及全员 、全面 、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工作 。2008年以来,国资委先后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中央企业“十二五”和谐发展战略实施纲要》 ,推进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提升活动 。在这一系列措施的引导下,中央企业加快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
首先是社会责任治理机制不断完善 。目前 ,中央企业高层逐渐重视和亲身参与社会责任,中国石化、中国南方电网、中国黄金集团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90余家中央企业建立了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社会责任委员会等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决策机构 ,普遍建立了自上而下覆盖公司各层级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明确了社会责任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界定了企业运营过程中各部门 、各岗位 ,以及下属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职责,有效落实了工作责任 。
其次,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等50余家企业制定了社会责任工作制度文件,明确了社会责任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制度流程等 ,部分企业专门制定了社会责任工作战略规划 。
三是许多企业积极探索将社会责任融入运营管理 。许多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将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融入生产经营全流程 、职能管理各板块和基础管理各方面 。国家电网在26个省网公司开展省市两级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 ,中国移动凭借战略性社会责任管理连续五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四是编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主动与社会各界沟通 。截至2012年,中央企业已全部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 ,高于世界500强65%的报告发布率。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连续3年获得五星级报告评级,华电集团连续三年发布产品报告 ,中国石油 、中国五矿 、中国有色、中钢集团等企业还发布了海外国别报告 。
事实上,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和管理已经得到了国际企业社会责任专业领域的普遍认可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以及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美国商会等专业机构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
短板待补需多方合力
虽然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实践和管理层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是社会各界仍有不少批评 ,使得履责水平和责任形象有很大的落差,这主要是由企业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从企业来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确实仍有一些不足 :一些企业对社会责任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 ,浮在表面,没有真正把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公司发展战略和具体经营中;一些企业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推进的力度还不够 ;一些企业信息披露不及时 、不全面,对突发的社会责任危机处置还不够灵敏;一些企业在环境保护、员工派遣、供应链管理 、慈善捐款 、合规经营等实践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
从社会来看,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 ,经济社会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社会价值观也在不断多元化 。与以前相比 ,公众对国有企业 ,尤其是央企有更高 、更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责任要求。
首先是公众期望值高 。公众会认为央企占有大量公共资源,社会责任履行应该非: ,已远远高于对一般企业的要求。一般企业经营不善可以破产,央企就不行;企业经营形势不好需要裁员 ,这是市场机制下的企业行为 ,但在央企身上也不好用 。尽管央企站出来做了一些事情,但与公众的期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公众不满足 。
二是公众对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时有矛盾 ,很难回应 。以经济责任为例,如果国有企业盈利了,会被质疑为“与民争利”,如果亏损了 ,会被质疑为国有资产流失 。再比如央企做公益捐赠 ,捐少了 ,会有批评声音指出 ,财大气粗的央企就捐那么一点,国家养你何用 ?捐多了,同样会有批评声音 ,央企是全民的财产 ,怎么能随意捐献,充当慈善明星呢 ?对于此类社会责任实践 ,企业很难把握住尺度 。
三是我国正处于改革深水区 ,央企成为很多矛盾的交织点 。比如公众一直质疑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收入过高 。但应该看到 ,国企的经营者都是经理人 ,他们的工资应该是由经理人市场决定的。有足够好的薪酬 ,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才能激励经理人推动企业发展。上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使得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和公众心目中的企业形象存在很大的落差。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国资委在坚持落实已有的社会责任管理办法以外 ,还应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工作 ,研究、探索、建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考核评价机制 ,为国有企业系统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可行的指标体系和推进模式,使得社会责任真正成为国有企业管理经营的必答题 。同时 ,国有企业要积极推进社会责任管理 ,提升社会沟通水平和运营透明度 ,加强沟通 ,既要做又要说,通过社会责任理念的交流和分享 ,有效表达企业发展的社会价值,实现与社会公众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共同成长 ,消除误区 ,摒弃偏见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信任和大力支持,共建和谐社会和美丽家园 。
(本文章摘自《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