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如何优化服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
眼下 ,正值花生收获的季节 。
剥开“麻屋子” ,扒掉“红帐子” ,再经过蒸炒、压榨 ,一颗颗花生米变成一滴滴鲜香的花生油 ,走上家家户户的餐桌 。
在这条产业链上 ,还有另一场“蜕变”正在上演。
去年2月1日 ,花生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 ,花生从普通的农产品 ,变成一纸商品合约,这种标准化合约将实物花生转化为鼠标轻点就能操作买卖的金融产品 。
插上金融翅膀,花生米变“黄金粒” ,期货市场助力产业走得更稳当 、更开阔 。
为花生种植筑起“防护网” ,树起行业“风向标”
9月初的早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毛集镇毛寨村村民郭长松赤脚踩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田埂里 ,看着绿油油的花生秧 ,他心里头也暖暖的。
“看上头就能知道底下长得壮不壮。”郭长松薅起一把秧子,抖落泥土,密密实实的花生被连根拔起 ,剥开一颗,透过淡粉色花生衣能隐约看见里面饱满湿润的果实。
这里出产的花生被当地老百姓叫做“桐柏珍珠”,皮薄、粒饱 、出油率高 ,是当地磷钾含量高的风化砂岩土孕育出的优质油料花生 。桐柏县也是远近闻名的花生主产县 ,仅郭长松所在的毛集镇,花生种植面积就达6.5万亩,年产量超万吨。
“花生皮实,前期有些旱,幸好后来关键的两场雨下了 ,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郭长松不仅是种植大户,还是毛集镇丰果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2010年合作社成立后 ,村里300多家种植户抱起团来,每年大家统一种植 、统一机械化收割,再进行机械化的粗加工,摘秧、去壳 ,最后一起打包卖给贸易商。
滚滚绿浪间,采收机来回穿梭 ,摘果机连轴运转 ,花生蹦跳着从滚筒中滚落出来 ,这样热火朝天的收获季得持续两个星期左右。
丰收,并不一定意味着增收。花生不同于小麦 、水稻等农产品 ,是完全市场化的品种 ,因此价格波动较为剧烈,“果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 。
“去年花生价格就不中。”郭长松回忆,受下游油厂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 ,去年毛集镇的花生米上市后 ,价格一路下滑 ,从每斤4.6元至5元降到每斤3.6元 。村民望着院子里堆积的花生愁得吃不下饭。
“没成想还打了个‘翻身仗’。”郭长松坦言,去年自己的心情起伏有如过山车。郑商所带着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送来的“保险+期货”的新产品 ,帮他们安然度过了那个收获季。
郑商所花生期货负责人刘易昂介绍 ,去年花生期货上市后不久 ,郑商所就紧锣密鼓地筹备花生“保险+期货”试点 。这一产品本质上是价格指数保险,即当花生期货价格跌破约定的价格 ,保险公司就能赔付种植户 。而保险公司则通过与期货公司合作,增强抵御花生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 ,“保险+期货”模式已经在苹果 、大豆、白糖、棉花等多个品种上试点成功 。
然而 ,这个金融产品最初却遭到了冷遇 。“给乡亲们讲贷款、保险都能明白 ,但啥叫期货 、期货怎样分散风险 ,大家听得一头雾水。”郑商所毛集镇挂职副镇长龚龙飞既理解又犯愁 ,“期货知识专业复杂,一些金融从业者都不一定讲得明白 。”
本着自愿投保的原则 ,怎样解释才能让种植户们勇于尝试 ?
不说原理说效果!“在省县财政补贴和交易所的支持下 ,每亩地自己只要掏10块钱保费 ,花生期货价格跌到一斤4.29元以下,就给赔钱。”龚龙飞和期货公司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宣讲,手里攥着图文并茂的宣传册 ,“看 ,还有市里的红头文件支持这个事儿呢 !”
像郭长松这样的种植大户心动了 ,他们的种植面积大 ,风险也更高,“反正掏的钱不多 ,还能得个保障,试试就试试 。”在种植大户们的带动下,合作社的家家户户都投了保 。
9月投保,10月收获 ,花生价格下跌,12月,赔付款就陆陆续续打到了村民的账户上 。“一亩地补偿了将近80块。”郭长松欣喜地发现 ,去年的花生收入加上赔付款比起行情好的年份差不多。
“去年桐柏县的农户共获得赔付款超过660万元 ,自缴费用不到78万元 ,收益比高达8.5倍。”龚龙飞说,这相当于为试点地区的每斤花生补贴0.36元。
又到一年收获季,这几天,与花生田里一样热闹的还有镇上的会议室——今年的“保险+期货”启动仪式在这里进行 。去年尝到了甜头的村民蜂拥而至 。“这位专家,您再给我讲讲啥叫期货。”“这个保险今年还能给俺续上不 ?”面对村民的提问 ,龚龙飞应接不暇。
人群中一张羞赧的脸探了出来 :“同志 ,去年俺给人忽悠了,钱都交了 ,后来又要回来了,您别跟我一般见识 ,今年还能让俺投不 ?”原来是毛集镇光武村村民蔡会武,去年还将信将疑的他,生怕今年又错过了投保的机会,一大早就急急忙忙地赶来了。
“有了‘保险+期货’兜底 ,以后我们不用看天吃饭,而且对价格了如指掌 。”第二年投保的郭长松已经学会了“看盘” ,他时不时点开手机软件看看花生期货价格的走势 ,“今年花生价格应该不错 。”
花生期货的出现,既为农民筑起“防护网”,也树起了行业“风向标”和“晴雨表”。乡亲们对花生价格走势更加心中有数 ,增强自身议价能力的同时 ,还能更好地指导种植。“有了这么好的保障 ,我们准备扩产20%。”郭长松信心满满地制订了明年的生产计划。
为花生贸易打造“避风港” ,增强产业链稳定性
经过去壳、晾晒,花生米含水量从三四成下降到8%以下,外壳也变得皱皱巴巴,加工后,干燥的花生米能够更好地避免霉变和腐烂。“今年不愁销路!”郭长松将花生米装进一个个塑料编织袋 ,摞上开往山东的长途货车,“桐柏珍珠”的旅行开始了。
“小心 ,轻点轻点 !”山东招远市金城花生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少彬正忙着指挥叉车,将郭长松家的花生米运送进自家仓库 。花生期货上市后,王少彬变得格外忙碌。
“花生期货开辟了一个新市。颐敲骋咨淘黾恿诵碌慕灰浊道。”王少彬介绍,“现在我们收来的花生不仅可以直接卖给下游的油脂企业 ,还能够卖到期货市场上,等到约定的交割时间,直接把花生拉到交易所指定的交割厂库交付即可,下游的买家再从厂库提货。”
王少彬明显感觉到期货市场加快撮合交易 ,增加了花生贸易的活跃度 :“我们公司的年交易量从10万吨涨到了30万吨 ,利润也水涨船高 。”
期货市场不仅帮助王少彬扩大了贸易规模,还为他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 。“我们贸易商一头连着买 、一头连着卖 ,得承受两头的价格波动风险,以前买贵了 、卖贱了那都是常有的事儿 。”王少彬说 ,如今 ,期货市场为贸易商提供了一个减少价格波动冲击的“避风港” ,让花生贸易更平稳有序 。
去年9月 ,王少彬以每吨9400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了1000吨现货花生 ,此时10月份的花生期货合约价格超过1万元/吨 。王少彬担心后期随着花生的大量上市价格下跌 ,于是他果断地在期货市场上卖出1000吨花生 ,提前锁定了每吨1万多元的售价 。
“后来,果然10月份花生现货价格下跌到9000元/吨,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波动一致 ,虽然现货每吨卖亏了400元,但期货市场上实现了盈利 ,总体还是赚钱的。”王少彬熟练地算着账 ,“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同时对花生进行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 ,总能在其中一个市场获得盈利 ,从而抵消或弥补另一个市场造成的亏空,这就是期货套期保值的功能 ,能够帮助我们贸易商把花生价格波动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增加了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 。”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运用金融工具增强抗风险能力,如今找上门来寻求期货操作培训的贸易商和油脂企业络绎不绝。”中原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娜说。
为油脂产业装上“加速器” ,稳定原料降成本
山东费县新葡的京集团350vip油脂工业有限公司的花生仓库里,一袋袋经过质检和筛选的花生米整整齐齐地码放着 ,郭长松家的花生米辗转来到了这里。“除了本地产的花生,我们每年有三成左右的花生采购自河南 。”公司总经理张刚告诉记者 。
“温度 :5—10摄氏度,湿度:55%—65% 。花生最怕感染黄曲霉菌 ,除了源头精选之外 ,我们也很注意改善储藏的条件来控制黄曲霉素含量 。”张刚指着仓库里的温湿度计介绍,“这些花生米‘待遇’很好 ,住进了恒温恒湿的大房子。”
千里之外的北京 ,在新葡的京集团350vip油脂套保交易部办公室里,交易部副总经理谢祁正盯着花生期货价格走势,忙着管理另一个“仓库” :“我们配合前方工厂的实际生产节奏,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 ,适时地在盘面上买入 、卖出 ,相当于控制着一个虚拟仓库 。”
谢祁举例 ,当前方工厂需要在两个月后采购原料 ,又担心未来花生价格上涨时 ,后方交易部就买入对应的期货合约 ,锁定采购成本,然后在两个月后工厂采购现货时 ,卖出期货合约进行平仓即可 ;当前方工厂已经持有花生库存或是已经定价的采购合同,又担心未来花生价格下跌时 ,交易部就卖出对应的期货合约,对冲降价带来的损失 。
哗哗哗哗,经过筛选消毒和脱皮的花生仁从淡蓝色的原料筒仓里滚落 ,涌向压榨生产线 。“机器一开就不能停 ,否则一停一开成本就高了。”张刚说 ,工厂为了保障连续生产,需要囤积一定库存。以前原料囤少了怕涨价、囤多了又怕降价 ,现在有了期货对冲风险,工厂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灵活采购 、调整库存,更合理地安排中长期的生产经营计划 ,稳定原料降成本 。同时 ,花生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也有利于花生油的定价,推动企业花生油的销售利润更稳定。
先通过炒籽机蒸炒 ,再沿着漏斗进入榨油机螺旋压榨 ,白生生的花生仁变成了金灿灿的花生油,从机器出口缓缓地流淌出来 。“我们用现代技术将古法压榨工艺标准化 ,并实现全程自动化智能化。”张刚点开车间里的智能化自控系统 ,蒸炒温度、实时进度一目了然,“通过调整这套系统的参数 ,还能生产出风味儿各不相同的花生油。”
再经过降温锁香 、过滤灌装 ,一桶桶成品花生油排着队有序下线 。“浓香型更受北方消费者的欢迎,淡香型更多走上南方老百姓的餐桌。”张刚介绍 ,近年来,色香味俱全又营养健康的花生油越来越畅销 。
又一批花生入库了 ,厂区里喧闹了起来。张刚预计,今年花生油的产销量起码增长三成以上 。“花生期货帮助我们油脂企业平滑采购成本 、稳定生产利润 ,让我们更有底气扩大经营规模 、加大创新投入。”张刚计划,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技改和产品研发力度,提升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进一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
“期货市场通过发挥价格发现 、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功能 ,服务花生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李娜认为,市场各方都应进一步加强研究,紧贴产业需求优化期货产品 ,同时提升监管效能和风险管理水平 ,促进期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