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结构调整 、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领先企业。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 。
深刻认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提高效率 、增强活力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 ,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N”文件顶层设计构建完成 ,“十项改革试点”深入推进,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与市场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 ,规模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截至2016年底 ,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 、文化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54.9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了73.1% ,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达到82家。但也应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改革推进不平衡、体制机制不健全 、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把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向前进 ,形成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有企业地位重要 、作用关键、不可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 ,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切实履行政治责任 、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发挥了应有的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在载人航天 、探月工程 、深海探测 、高速铁路、商用飞机 、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标志性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承担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工程和许多国防科技工业重大项目 ,彰显了国之重器的实力与担当 。在新的历史时期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必须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向共进 。这是国有企业必须肩负起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 ,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速度、结构 、动力呈现新的特点 。国有企业是我国先进生产力 、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代表 ,行业产业的影响力强 ,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带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 ,国有企业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坚持突出主业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深入开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大力进行重组整合,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 ,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新的发展阶段 ,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布局优化 、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实现质量更高 、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有效发挥主导作用 ,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 、迈向中高端水平。
牢牢把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部署,关键是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 ,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 。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 、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 、政资分开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坚持权利、义务 、责任相统一 ,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
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始终把握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要求,围绕增强活力 、提高效率 ,着力破除束缚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结合 。增强活力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强化监管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处理好两者关系 ,切实做到有机统一 。加快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 ,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 ,必须一以贯之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也必须一以贯之 。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 ,企业党委(党组)要发挥领导作用 ,把方向 、管大局、保落实。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 、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
扎实完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九大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明确任务和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
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类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国有资产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以管资本为主深化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边界 ,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 ,改变行政化监管方式 ,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 ,落实保值增值责任 ,提高监管的及时性 、针对性、有效性 。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综合性改革,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 ,发挥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作用。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 、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有效发挥国有经济整体功能作用 。推动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和结构调整 ,支持创新发展前瞻性战略产业,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 ,淘汰落后产能 ,剥离办社会职能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 ,聚焦发展实体经济,突出主业、做强主业,加快推进横向联合 、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 、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探索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引导子公司层面改革的同时探索在集团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根据不同企业功能定位,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在取得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开展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鼓励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 ,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
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在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 ,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 ,探索建立优先股和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 。全面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 ,切实落实董事会职权,改革外部董事管理制度 ,严格董事选聘和履职管理 ,使董事会真正成为企业的决策主体 。持续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探索企业领导人员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 、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推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
加强监管 ,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防止流失为目标 ,加快形成全面覆盖 、分工明确、协同配合 、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增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性有效性 ,强化流程管控刚性约束 ,确保内部监督及时有效。强化出资人监督,加快国有企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对企业关键业务 、改革重点领域 、国有资本运营重要环节的监督。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监督。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 ,加大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力度。加强审计监督、纪检监督 、巡视监督 ,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协同联动和监督会商机制 ,形成监督合力。实施信息公开 ,加强社会监督,建设阳光国企。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领先企业 。支持国有企业深入开展国际化经营 ,不断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带动中国装备制造 、技术 、标准和服务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培育一批国际化经营人才 ,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鼓励国有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 ,形成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在一些优势行业和领域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努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形成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3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