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09-29 原文作者 :汪建平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10年来 ,我国电力和能源发展走出了一条立足国情 、独具特色的路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发展规模持续扩大 ,2013年我国发电装机 、电网总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结构优化稳步推进,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14.8%提高到2013年的22.6% ,水电、风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均为世界第一 ,电力绿色发展成为主流 ;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火电超(超)临界 、大型空冷燃煤机组 、特高压交流全套设备、直流关键设备和智能电网技术均为世界领先 ;建设实力日益增强 ,通过一系列重大能源工程建设 ,实现电力和能源建设的“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今年6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在这一重要精神指导下 ,我国电力工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保证适度发展规模 、速度的同时不断提高发展水平 、质量,需要超前谋划 、深入研究、科学规划 、积极实践。
以合理需求引导供应 ,促进电力节能提效。目前 ,我国单位GDP能耗相当于美国的2.3倍、日本的3.8倍,也高于巴西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方式仍然相对粗放。应充分发挥电力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先行作用,以合理需求引导供应,采用价格杠杆等手段抑制不合理消费 ,建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倒逼机制 ,努力实现以较低的电力弹性系数支持较快的经济增长。
优化调整电力结构 ,实现化石、非化石能源并举 。立足我国国情 ,着眼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水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坚持非化石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坚持清洁煤电、水电 、核电 、气电和太阳能 、风电、生物质发电 、垃圾发电、分布式能源等各类能源协调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益 。在非化石能源领域 ,应深入开展西南水电开发总体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加快大中型水电站建设 ;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发展并重 ,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送出 、消纳等相关工作 ;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 、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 。在化石能源领域 ,继续发挥燃煤发电的主力军作用,着力提高大容量 、高参数 、清洁化 、低排放的煤电比重 ,促进煤炭高效 、清洁利用;在京津冀鲁 、长三角 、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重点防控区,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结合热负荷需求适度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在输电领域 ,积极配合大型电源基地建设 ,推进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通道建设 ,继续推进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设。
加快电力科技创新 ,提高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 。应以节能 、高效 、清洁 、环保 、智能为重点,围绕保障安全、优化结构 、节能减排等长期目标,扎实推进电力科技创新 ,打造我国能源产业升级版 。加快超低排放、高度节水清洁煤电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强700℃超超临界、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燃机等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 。加快第三代、第四代核电及相关技术引进创新和核电建设自主化。提高水电站坝工技术水平 。提高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水平。以满足新能源和分布式发电并网要求 、实现双向互动为主要目标 ,推进智能电网关键技术试点示范 。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努力使科技创新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主动力 。
(本文章摘自9月29日《人民日报》 ,作者为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